“秦将军,陛下今日让人特意熬制的药已经准备好了,您快些服用吧!”宫中一名太监将热腾腾的汤药递到秦琼手中,随后恭敬地退了出去。然而,太监并不知情的是,秦琼在他离开后悄然起身,将汤药倒进了旁边的花盆里,然后又安然地躺回床上,面色平静。
秦琼是民间另一位广受敬仰的“门神”,百姓常将他的画像贴于门上,祈求家宅平安。据传,如果关羽仍在人世,两人必然会一决高下、势均力敌。秦琼更是一位历经隋唐两朝,战功赫赫的大将军,是李世民登基路上最重要的助力之一。然而,为何李世民亲自送来的治病药汤,秦琼却选择拒绝服用?其中隐含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?
秦琼出身于隋朝大业年间,最初是效忠于将领来护儿的部下。来护儿对秦琼颇为欣赏,甚至有相见恨晚之感,坚信此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。当秦琼的母亲去世时,来护儿特意派人前去吊唁,意在稳住这位潜力无限的将才。
展开剩余80%谈及秦琼本人,他身材魁梧,力大无穷,尤其以双锏为专用武器,重量足足超过一百三十斤,而同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仅有八十多斤,重量几乎是前者的一半。正因如此,外界初见他时多以“莽夫”视之,只有来护儿看出他潜藏的巨大潜力,令众人难以理解。
然而,大业末年涿郡叛军来袭,张须陀率军迎战时,才发现敌军兵力近十万,而自军仅有一万。多次尝试伏击和正面硬拼都未果,秦琼和众将士陷入了极大的困境。为了生存,他们只能先行保命,但周围尽是敌军,粮草渐尽,军心涣散,眼看就要被困死城中。
在这危急时刻,秦琼提出了“调虎离山计”。但此计策通常适用于敌我兵力相当的局面,而眼下敌军十倍于己,派出诱敌部队风险极大,几乎等同送死。尽管如此,没人愿意冒险,唯有秦琼和罗士信挺身而出。敌军离开后,他们封锁城门,秦琼如猴子般攀上城墙,轻松从内部打开城门,最终大获全胜,十万敌军除千余逃兵,皆被俘虏。
这一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秦琼的印象,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。尽管如此,他因上司间的恩怨,仕途几经波折。秦琼曾跟随张须陀征战时遇上瓦岗军,面对李密的精锐部队,张须陀战败身亡。秦琼被李密看中,面临生死抉择,最终选择投降,转而效忠李密。
在李密军中,秦琼不仅获得重用,还被提拔为将军,人生迎来巅峰。一次与宇文化及交战时,李密轻敌遭伏击,众将溃散,唯有秦琼奋勇救主,重整旗鼓反败为胜。李密既惊讶又感激,视秦琼如命,誓言战无不胜。
然而,李密因自负逐渐沉溺享乐,疏于军务,最终被王世充趁虚而入,军队溃败,秦琼也落入敌手。虽随王世充暂时效力,但不久便觉此主非良臣,遂趁乱携数位将领投奔李唐,带来包括程咬金在内的精锐兵力。
李渊对秦琼十分欣赏,将其安排至太子李世民府上。李世民聪慧过人,深知秦琼身份复杂,故给予他极高的尊重和信任。每当李世民亲临前线,秦琼总是奋勇当先,护驾周全。
后来李世民欲纳名将尉迟敬德入麾下,虽有争议,但秦琼毫不犹豫,表示“你的事就是我的事”,亲自出面接纳。此后二人并肩作战,秦琼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,战胜宋金刚,参与玄武门之变,功绩卓著。
然而奇怪的是,李世民登基后,秦琼却病倒不起。多疑的李世民每日派人亲自熬药送至病榻,表面关怀备至。可秦琼却将送来的汤药倒入花盆,拒绝服用。经过多年征战,他深知李世民野心勃勃,且性格刚愎自用。秦琼虽曾伴随其左右屡建奇功,但也清楚自己的声望过高,身边人时时怀疑他会再次离去。
无论药效如何,秦琼都选择拒绝服用,宁愿静卧病床,安享晚年,不再掺和权力纷争。李世民即位十二年后,秦琼最终辞世。尉迟敬德也逐渐淡出政治舞台,这两位民间敬仰的“门神”,终究拥有了相对安稳的结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